几乎所有的投资机构,都提到了一条投资的底线,就是这一定是个回本周期快、且赚钱的事情。目前不论哪派,据说几乎都可以在一到六个月之内回本,且现金流都是正的。 听说小电估值 10 亿了。 虽然我是第一个公开「鼓吹」充电宝这个事情的,但也没想到市场真的就这么起来了。 在过去的几周里,42章经 和数十个投资人或从业者讨论了关于充电宝及其他类似业态的产品。 (这些人包括:来电创始人,参与了来电本轮投资的红点中国周韬略,刚投了小电的元璟资本陈洪亮,投资了河马充电的 Vertex 赵楠,刚拿到了险峰投资的小宝充电创始人韩迪,看了很多家却还未出手的 XVC 胡博予等等。) 聊到最后,发现这个事情其实说简单也简单。总结起来就是 24 字投资法则: 三种业态、两种逻辑、一条底线、渠道为王、多家共存、新的分众。
一)三种业态 1)以小电为首的桌面派。 2)以街电为首的小机柜派。 3)以来电为首的大机柜派。 现在市面上数十家充电宝公司,都逃不过这三派。 其中,小机柜派比较势弱,因为小机柜从场景来看会直接被桌面派侵蚀,从机型来看会直接被大机柜派侵蚀,本身的业务逻辑比较中庸,且腹背受敌。 而桌面派在资本市场中最强势,口碑较好;大机柜派则次之,究其根本是因为我们要说的第二点,两种逻辑。
二)两种逻辑 投资大机柜派的逻辑是: 1)大型场景有壁垒,可以签约独家渠道协议。 2)大机柜有技术壁垒和各种专利。 3)大机柜在大流量下的单点是效率最高的。 4)大机柜的屏幕想象空间更大。 5)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大机柜是可移动的共享充电宝场景,随之而来是押金/信用体系和网络效应。这是和共享单车类似的故事和场景。 (相应的桌面派充电宝其实根本不是租赁或共享了,而是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了)
投资桌面派的逻辑是: 1)桌面的可布置数量更大,天花板更高。假设北京 10 万家餐饮商铺,每家布置 10 台,最终渗透率 10% 的话,就是 10 万台。 2)桌面派的单个布置成本更低(一台 100 左右,对比大机柜的一台 10000 左右),更容易形成规模。 3)桌面的充电线能主动激发人的充电需求,而不是被动的被寻找的使用场景,转化率更高、使用频次也更高。 4)可供广告展现的数量更多,要比大机柜多一个甚至几个数量级,对广告主更有吸引力。 5)作为餐饮桌面上的餐牌有可能直接切入点餐系统、会员系统等。
三)一条底线 几乎所有的投资机构,都提到了一条投资的底线,就是这一定是个回本周期快、且赚钱的事情。目前不论哪派,据说几乎都可以在一到六个月之内回本,且现金流都是正的。 的确是个好生意,这就是投资这类业态的那条底线。
四)渠道为王 据说,早年某个自动贩卖机业态的公司进驻天津的时候,机场一个机位要 2000 元每月,后来因为越来越多的类似产品要进驻,同样位置的价格涨到了 5000、8000 甚至更多。 这一方面说明了恶性竞争的恶果,另一方面说明了渠道才是最重要也是最赚钱的。 谁能以更快的速度谈下来更多的渠道,谁就能发展的更快。 所以,其实要我说,早年电商起来,最该投的就是各种快递;后来 O2O 起来,最该投的就是各种物流(从达达到闪送到各种同城物流等等),而现在如果哪家创业公司能够整合线下渠道,那我首先自己就想出钱投资了。
五)多家共存 充电宝这个事情,尤其是桌面派,像前文中提到的,从目前来看其实就是个基础设施提供方,这就代表了其没有互联网惯有的特性。 没有技术壁垒、没有品牌优势、没有网络效应、罕有规模效应,最终的结果就是无法垄断,多家共存。 如果一个桌面终端的成本是 100 元(实际甚至更低),那么任何一家融资达到千万规模的公司,都能够铺出去 10 万台,都很可能做到日单上万这个门槛。 所以,除非是要大打补贴和渠道战争,把市场搞浑,弄到两败俱伤,不然最后很可能是有多家各安一隅的局面。 哪怕真的发生渠道战争,毕竟这个市场够大,全国可铺的点数以百万计。所以,这个市场和单车市场不同,最终可能真的是相对分散的几家。 想必这也是险峰敢于布局小宝充电,Vertex 和梅花敢于布局河马充电的原因。只要能从第二梯队跑出来,未来也仍然有机会。
六)新的分众 线上流量越来越贵,这是个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资本和创业者开始把目光聚焦在线下流量上。 共享单车是一种,充电宝是另一种。这些都是低成本的获取线下流量的方式。 无论任何一家充电宝铺设到足够多量以后,都很可能成为新时代的分众,所以这个模式下,我一直关心着另外四家公司的应对,这四家公司分别是: 分众、美团、友宝和二维火。 尤其对于二维火来说,我觉得这简直就是飞来横祸了。 (但反正,从美团开始尝试打车业务以来,我就更敬畏互联网和更 心疼“程维“ 了。)
最后,我想再说一点就是: 如果把任何一次互联网发展分成三个阶段,会分别是建构,应用,及运营。 建构的是 infrastructure,是技术的活;寻找应用场景,是产品的活;各种运营,自然是运营的活。 我最早入行互联网是看了一本书,叫「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是 2010 年出版的,但没想到过去了七年,好像这个概念已经不流行了。 我最近听到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开始要孵化项目,就是因为创造性的东西少了,而通过资本和运营推动的项目多了。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趋势。这也代表,充电宝类的这种项目,只是一个时代的分水岭,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
«
腾讯将上线WeGame平台 对标Steam或掀起独立游戏热潮
|
陈大年:WiFi万能钥匙的成功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