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人工智能与身家性命,了解人工智能历史的朋友应该知道,世界上第一台智能机器正是为了终止二战而诞生地。由艾伦“麦席森“图灵按照其思维设计的机器,协助军方破解了德国的著名密码系统Enigma,从而使得二战提前两年结束,让很多生命免于涂炭。 但图灵对社会与科学的贡献不止于此,1950年他在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中指出,如果第三者无法辨别人类与人工智能机器反应的差别,则可以论断该机器具备人工智能,这也就是著名的“图灵测试“。这个理论为后来的人工智能提供了开创性的构思,他的图灵机模型也为现代计算机的逻辑工作方式奠定了基础。因此,被称为计算机科学之父,人工智能之父。 估计图灵也没没想到,60多年以后,在图灵模式的基础之上,人工智能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如今已成为各行业的发展不可缺少的关键性技术。1956年,图灵所探讨的 “机器能够思考吗?“这个问题,放到现在来回答很容易,因为各种成功的人工智能案例已经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当代的人工智能的不只是会思考,还能辅助人类解决很多工作及生活上的问题。随着人工智能可以做越来越多的事情,人们对于人工智能越发有信心,也就对其抱有更多的期望。譬如,开始有人思考能否将身家性命托付给人工智能。 在未来,人类与人工智能定会有更多的交集,这不仅限于在于人类与智能设备在工作生活中的交互,而是人工智能与人类的直接结合。譬如现在的可穿戴装备,在以后融入足够多的人工智能技术以后,人类通过穿戴设备就能与人工智能相结合了。其实你敢穿戴这样的设备,就意味着你已经将身家性命交给了它。 装备毕竟还是机器结构的,并不排除发生故障的可能,如果你被困其中,很可能会有生命危险。而如果你在战斗中穿一件“防护甲“人之类的工智能防护装备,显然它就是用来防护你生命的,这点无需多疑。在《钢铁侠》中,托尼依靠他的人工智能盔甲完成各种任务,首先要选择信任它,然后才能互相配合做成更多的事。 如果将机器人威胁论放到这里讨论,我们定然是不敢将性命托付给人工智能的。因为人工智能在进化发展出自己的意识后,很有可能会“排除异己“将人类灭绝进而统治整个地球。这一场景,大家在影视作品中见的较多。 《终结者》与《黑客帝国》中的人工智能控制了人类,《机械公敌》中的机器人想要统治整个地球,至于《变形金刚》则完全是外形机器生命体了,人类是万不可能将身家性命交给影片中的反面人物的。但是,这类电影最终都会有同一个结局,最终还是富有正义感能够与人类和谐相处的正面角色战胜了敌人,人类主人公虽说是每个故事中最关键的人物,但如果不依靠这些人工智能角色,他们也会死去,更不用说如何完成任务。 事实上,选择相信人工智能还是抗拒人工智能,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大环境有绝对的关系。当整个社会环境发展到离不开人工智能的时候,诸如安防、医疗、健康、购物、居家、出行、生产等一切行为都与之关联的时候,你便不得不与之打交道,不管你是不是愿意,你的生命已经无限的与人工智能连接在了一起。这已经不是敢不敢将生命交给它的问题,而是不得不交给它。 从当前发展以及一些趋势来看,人类至少有两种最大可能,令其不得不把其性命交给人工智能。一是延续生命,将来的生命科学无限融合人工智能之后,人类可以用再造的人工智能身体来延续生命,当然前提是大脑等器官能够有足够长的年龄。也有可能是想《超能查派》的结局一样,真人的生命意识可以进入一个智能机器人之中。或者如《攻壳机动队》的描述一样,人类都变成一个个超级终端,想存活多久,自己说的算。 二是疾病治疗。如果以后你打算将自己改造成人工智能一样的存在,那你仍旧会有生命,可能也需要经常更换人工培养的出来的各种器官,以替代衰老的病变器官。那个时候,与人工智能结合的医疗设备就能大显身手,它可以代替人工对病人进行精确的手术及更多种治疗方式。或者,那些用于清除体内各种病变的纳米医疗智能机器人会帮助你清除癌症等病变,且能够24小时监控灭杀顽固病变细胞。整个医疗行业都在向整个方向发展,这就意味着,未来大家的生命都会交给人工智能处理。 当然,现阶段的人工智能还不足以与人类生命本身产生太大交集,因为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还不能彻底连接人类。但是,类似的智能设备正在诞生,各种各样能够将人类变的“智能“的设备正在雨后春笋一般的诞生。可穿戴设备以及各种智能硬件正在将三维存在的人体变成数据化、数字化及虚拟化的IOT式存在,每个人都是万物互联的一部分。 未来待生命科学、仿生学、生物材料学、生物化学、机器人学、机器人学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与人工智能完美结合以后,必将会有能够具备完整独立意识的人类级别的人工智能出现。 在人工智能无处不在且相关技术都成熟以后,可能会有人类变成人工智能物种,也可能会有人工智能进化成具有人类意识的机器人物种,且是两个物种之间可以彼此恋爱共同生活。这种情况下,已经分不清当然也无需分清是人类将生命交给人工智能,还是人工智能同化了人类。 那个时候,自然也就不会有有是否敢将身家性命托付给人工智能的问题了。 【王吉伟,商业模式评论人,专栏作者,关注TMT与IOT,专注互联网+及企业转型研究。微信公号:王吉伟(jiwei1122)】
«
南极圈专访流米ceo温利华:资本寒冬如何自救
|
专访图森CEO陈默:争取是最快商业化落地的自动驾驶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