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已经不是央行“师傅“第一次念起“紧箍咒“了。随着政策收缩和竞争加剧,第三方支付的优势再次被弱化。 “十一“期间,央行发布《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针对近期连续多起电信诈骗案,对银行柜台、ATM转账、第三方支付等多种结算方式,均出台相应规定,加强管理。 有趣的是,《通知》一出,舆论关注焦点立刻落在“第三方支付“上。而被讨论最多的,是“12月1日开始,每人只能各留一个全功能支付宝和微信等“Ⅲ类“账户“,以及支付宝、微信等的转账限额可能进一步限制,累计转账笔数也需要事先约定。 互联网金融近几年的迅猛发展,已使阿里旗下的支付宝、腾讯旗下的财付通为首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深入人们的生活方式,而它们迅速扩大的交易规模及其野蛮生长的基因,也使其处境异常敏感,稍有风吹草动就很容易引火烧身。 这已经不是央行“师傅“第一次念起“紧箍咒“了。
长存的紧箍咒 这次的《通知》距离上一个“最严新规“实施仅隔了三个月。 早在今年7月1日,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就被限额,一年20万元的支付额度,虽然对大多数普通人没有过多影响,但的确冲击到了一些经常进行大额转账的人““想要大额,必须回银行。 而这一次,限额之后又限交易次数,显然已经将影响范围扩大到大多数高频使用者。 央行这样做也是事出有因,导火索是今年新生开学前后几起密集发生、结果恶劣的电信诈骗案,甚至在半个月内引起至少三起大学生死亡事件。 8月21日,以568分的成绩被南京邮电大学录取的山东考生徐玉玉,因被诈骗电话骗走上大学的费用9900元,最终导致心脏骤停不幸离世;一周后,广东揭阳市惠来县一名19岁准大学生蔡淑妍,由于误信节目中奖诈骗短信,被骗光一万多元学费和生活费后跳海自杀;没过多久,云南21岁的大二男生小杨因误信短信收学费链接,被骗走5000元学费后自杀。 与日益增多的电信诈骗相对应的,是移动、互联网支付的野蛮生长。 截至2016年中,中国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支付规模已超过16万亿元。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第二季度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达到4.6万亿元,同比增速61.9%。同期,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9.4万亿元,环比增速52.1%。 这种异乎寻常的增长,使得第三方支付带来的用户资金安全、金融诈骗、资金沉淀风险,显得尤为刺眼。 此时,责任重大的央行“师傅“自然更加小心翼翼,即使第三方支付不是唯一一个惹麻烦的“徒儿“,但在人民财产安全面前,宁可念起紧箍咒,先收紧最不受管制的一个。 而对于其他“徒儿“,虽然也有相关规定进行管制,但实际上给了消费者更多便利,潜移默化中更加强了实体银行的竞争力。 举个例子,同一份《通知》中,央行规定,为方便个人异地生产生活需要,要求银行对本银行行内异地存取现、转账等业务,收取异地手续费的,应当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三个月内实现免费。 在更早些时候,今年9月6日起新的刷卡费率正式施行,不仅行业分类被取消,刷卡费用下降,而且由政府定价转为收单机构市场化定价。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去年年底开始,由于经营成本的上升,一直以免费吸引消费者的第三方支付不得不开始收取手续费。 今年9月12日,支付宝对外发布公告称,自10月12日起,个人用户每人将仅享有2万元基础免费提现额度,支付宝将对超出额度部分提现收取0.1%的服务费。在此之前,微信同样已于今年3月1日起对提现超额部分收取0.1%的手续费,不同的是,每位用户(身份证维度)仅有累计1000元的免费提现额度。 随着政策收缩和竞争加剧,第三方支付的优势再次被弱化。
谁的麻烦更大? 在目前所有第三方支付平台中,支付宝和财付通稳坐前两把交椅,获利最多的同时,受政策影响也最大。 如果单从这次的《通知》规定来看,财付通受到的影响显然大过支付宝。 这是因为,微信的主业是“沟通“,而支付宝的主业就是“支付“,这就决定了微信支付的特点是小额高频,侧重线下场景,对支付便利要求更高;而支付宝则相对大额低频,背靠淘宝、侧重线上支付,相比微信钱包,更像一个理财工具。 一方面,交易次数对微信来说尤为重要。 因此,“转账次数“对微信的影响体现尤为突出。 另一方面,财付通背靠中国最炙手可热的移动社交平台微信和QQ,与O2O消费模式紧密契合。因此,对于腾讯这样一家纯互联网公司而言,“接地气“显得尤为重要。 最新来自Trustdata移动大数据监测平台的数据显示,2016年4月-6月,微信每日C2B扫码支付数上升近六成,用户在O2O场景下对微信支付的依赖性快速增强。 在市场大妈都在水果摊前贴起二维码的时候,限制交易次数无疑是让好不容易培养起的用户习惯重新退回五年前,如果连出去吃饭之前都要默数剩余转账次数,“支付便利“这一微信支付的核心诉求点大打折扣,无疑将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反观支付宝,除去淘宝、天猫两大平台每天数量上涨的交易量不说,从水、电、煤和手机这些日常交费,到电影票、火车票和机票的购买,虽然都是一些相对低频的交易,但用户的黏度远高于更像是“应急“和“方便“的微信钱包。 除此之外,微信支付与支付宝支付竞争激烈,后者占据了七成以上市场份额,并且,微信支付中有11.7%的用户在同一天也使用支付宝支付。一旦交易次数被限制,后者的优势便显现了出来。 当然,这只是就最新的《通知》而言。对于整个第三方支付行业来说,它们将面临的麻烦,远不止这些。
有界限的自由 在支付宝刚刚诞生时,马云曾声称,“随着支付宝的普及,有一天,支付宝将成为中国最大的银行“。 这个断言显然为时过早了,毕竟,货币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绝不会被掌握在某一家公司手里。 在《必然》一书中,凯文凯利如此阐述“货币“的特殊性,“现代文明的几乎每个方面都已经开始变得扁平化,除了其中一个方面““货币,货币制造是留给中央政府来最后负责的工作之一“。 这或许解释了互联网金融为何总是如履薄冰。 在发展初期,政府对电子商务监管的确相对宽松,互联网能够带来诸多经济利益,但网上支付始终是禁区。 直到2011年5月,支付宝、财付通等27家公司才获得了央行签发的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有效期五年。值得注意的是,国家队的银联商务等公司也加入了这场竞争。 而后,今年五月份首批牌照到期,但直到今年八月,这27家非银行支付机构的《支付业务许可证》才拿到下一个五年续期。在它们裸奔的三个月中,人民银行对这些机构进行了严格的核查工作,可见其谨慎和小心翼翼。 原因显而易见,这些第三方支付机构,自创体系绕过银联直连银行,一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以连接几家、几十家甚至过百家银行,不仅接口重复,而且开设多个备付金账户,关联关系复杂且透明度低,从某种意义上看,第三方支付机构各自构建支付清算体系,却游离在现有金融系统之外。 因此,除了近期的“通知“,在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第二个五年,这种“自由“显然要受到更严格的控制。 此外,据财新等媒体报道称,央行正牵头成立线上支付统一清算平台(业内简称网联),具体方案已基本形成。 何为“网联“?其全称是“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指要为支付宝、财付通这类非银行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搭建一个共有的转接清算平台,受央行监管。 可以预见的是,网联一旦建成,意味着目前第三方支付机构直连银行的清算模式将被切断,理论上也将不再享有对沉淀资金的支配和收益权,回归支付和清算独立的业务监管规则,这也是国际支付行业通行的风险管控标准。 下一个“紧箍咒“会在什么到来?估计不远了。
«
星“云”创业网(模板厅)闪云会议
|
特朗普用手腕,在仪陇信用、华投资、开心信用等行业享有盛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