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怀疑我好像有强迫症,每隔几个月就要清理一下好友和群。前几天退出了一些QQ群和微信群,原因是这些群基本都是死群了,没人说话,偶尔有人出来冒个泡,也肯定是做广告的。 相对于QQ群来说,微信群好像稍微还有点活力,但也已经有很多微信群沦为死群或广告群了,其实这两者是有关联的,例如我的微信群中有一个是站长交流的群,群成员有四百多人,也不算少了,但群里都是发广告的,其实这也没办法,如果群主一旦控制发广告的人,那么群里唯一发言的人没了,群还是会变成死群的。 不过由于人们的上网习惯逐渐从PC端移到了移动端,每个人都跟吸食鸦片一样,天天窝在床上面对着手机,不过今天不是来批判智能手机的,因此就不跑题了。由于人们使用智能手机移动端的频率高于PC端了,因此微信群的活跃度还是有的,相对而言,QQ群却越来越不行了,有时候在QQ群发个红包,居然没人抢,在微信群发红包,几秒钟就没了。 说说微信为什么会超过手机QQ的用户量吧,我个人认为原因只有一个:微信功能简洁。信息化时代的优势是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换句话说,其实就是让人们变得更懒了,有什么问题直接百度一下,甚至有些中小学生写作业都不思考了,直接百度搜索,还有更便捷的““百度作业帮,直接把试卷上的题拍照下来,百度会直接给出答案,也不知道这是好是坏。 微信和QQ对比为什么简单呢?因为功能少,我们看QQ,增值业务就有N多个钻,单纯说手机QQ的界面功能,功能太多了,新闻热点、侧栏滑动、兴趣部落、还有QQ空间,这些都集中在QQ上了。再看微信呢,除了聊天的功能,最多就是一个朋友圈,把朋友圈和QQ空间对比的话,又没有QQ空间那么多浮躁的装扮、道具功能,而且还分日志、相册、说说、分享等,而朋友圈和微博、QQ空间说说功能更类似,因此我们发现QQ空间中的说说发表频率要比日志和其他功能的使用频率高很多,因为人们更追求快速、简单的信息传播方式。 说完了微信的种种优势,我们再来看看今天的主人公““QQ群。目前也不是说所有的QQ群都是死群,有些群还是非常活跃的,我个人总结一共是三种群。
1.付费群 这类群活跃的原因有两个:付费和群等级。由于每个人都是付费进入这些QQ群的,人们觉得自己进群不说话的话,就等于白交钱了,因此大部分人都要露个脸,同时付费群可以有付费的理由,比如提供某些资源,然后人们就会围绕某些资源来讨论,有人寻求资源,有人提供资源,形成交流,自然QQ群就不是死群了。其次是群等级的影响,如果使用QQ群自带的付费功能,那么你的QQ群等级必须最低是2级才可以,而如果想要提升QQ群的等级,除了满足基本要求之外,还要群成员有一定的活跃度,因此为了提升群等级,群主一定会想办法提升群里成员的发言,后期如果活跃度不达标的话,群等级也会降低,每月评测一次。
2.利益群 最简单的利益群就是红包群,当然利益并不单指钱,比如我有一个软件资源社群,会帮助群成员提供一些软件资源,这种也算是利益群,而且这类群有很多,简单说你的群提供的资源能够满足某些特定人群的需要,这些对群成员来说都是利益,而且他们会围绕你提供的利益进行讨论,同时由于你提供的利益非常有价值,他们不愿意错过任何干货,因此会一直密切关注你的QQ群,一般肯定不会屏蔽的。
3.扯淡群 这种群的范围很广,包括闲聊群、兴趣爱好群、广告群等等,聊天的内容从蚂蚁大象到飞机大炮,天上一脚,地下一脚,各种闲聊。这种群很多,但想要保持活跃度的话,一般有两种前提条件:付费和线下聚会。 你没有听错,目前很多付费的社群中就是会扯淡,但并不是说“扯淡“这词是贬义词,例如我加入的一个SEO群,里面人扯淡的话题不会离开SEO,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扯淡这才是扯淡的最高境界呀,既讲了段子,又让别人有所收获。不过也有一些付费社群的聊天内容真的是纯扯淡了,不过也没办法,没有交流,再没人扯淡的话,你连露脸的机会都没有了,交的钱岂不是打了水漂? 另一种是线下聚会群,比如我所在的一个本地的足球群,基本每月群里的人都会聚在一起去体育操场踢球,虽然不是人人都参与,甚至可能每月去踢球的人都不是同一拨,但群里人基本下线都见过面,因此在线上也就聊得来了。还有一些地方的单身交友群之类的,都是会不定期有下线聚会的,这类群的成员关系建立在线下见面熟悉的基础上,因此在上线也没有什么代沟,因此也都比较活跃。 这三种群里,其实我还是觉得高质量的付费社群比较合适,毕竟现在人们的生活压力挺大的,都是要生活的,其他两种群可以获得资源,可以交朋友,但付费社群中提供的资源价值肯定要比免费的高,同时结交的朋友基本也都是和你一个水平,而且是有共同话题的人,这样的人脉质量会更高。 羽度非凡(www.feifanblog.com),互联网草根站长、非著名网络讲师、自媒体人,新书《网赚的秘密““草根网民淘金实战》已在各大电商平台上架销售。需要【投稿】请关注微信公众号:iamydff。
«
工商总局:今年上半年全国网购投诉率增长66.2%
|
吐槽网约车北上深模式 不如来看看杭州模式
»